怎么选?“西安+AI”,还是“AI+西安”
1
西安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一同获批的还有济南、成都、重庆。
加上先前获批的北京、上海、合肥、杭州、深圳、天津等6个城市和浙江省德清县,“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小组扩编至11个成员。
西安已经加入了很多个“成长进步小组”,国家中心城市、“一带一路”核心城市等等(《西安2020:提出这个2.25意味着什么……》),名头都比这个定语太多的“试验区”响亮。
已经有足够多头衔和概念的西安,是不是可以把这一纸批复,风轻云淡放进文件柜中……
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西安面对的,可能不是多了一个要搜肠刮肚上报材料的新工作,而是要展开对城市发展理念的新思考,需要政府、产业、科技各界共同开展的深入思考。
要了解什么是“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需要进行几个回溯:
时间回溯1
2018年10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学习内容是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
习近平主持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时间回溯2
2017年7月8日,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必须主动求变应变,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紧扣发展、研判大势、主动谋划、把握方向、抢占先机,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新潮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国家安全,带动国家竞争力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
时间回溯3
2019年8月29日,科技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依托地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区域。
建设原则是应用牵引、地方主体、政策先行、突出特色。
建设目标是到2023年,布局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
这三部分的内容很丰富,详细引用在文末。关心的同学可以找了原文细细体会。
通过时间线梳理,应该意识到,国家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视,不是哪个部门的心血来潮,也不是谁在图时尚图新鲜,而是基于未来发展变革预判的顶层共识。所以,“重要战略抓手”、“重要战略资源”、“重大历史机遇”这样量级的词汇才会被用在“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布局上。
新冠疫情防控中,人工智能也在领导讲话和相关文件中频频亮相。
2
面对“获批建设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这件事儿,西安现在要做的不是“弹冠相庆”“奔走相告”,而是要认真做一个思考:
是“西安+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能+西安”,西安选哪一个?
选“西安+人工智能”,是增加一个重点产业或重点工作的问题。
选“人工智能+西安”,却是选城市发展赛道的问题。
是把人工智能当做一项新兴产业,投资源、给政策、计算增长成绩;
还是让人工智能深度融入西安的经济发展、城市治理和民生改善,使之成为新的城市内生动力,推动西安走上“更聪明”的城市发展之路。
怎样建设好“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科技部的《指引》中有很清晰的阐述,指导性、操作性都很强。
但做同样的事情,如果出发点和格局有差异,所能聚合的资源、达到的目标、产生的社会推动力和引导力,会出现很大差距。
如果选择“西安+人工智能”,按惯例,很可能由某个开发区或某部门主导此项工作,会有产业方面的努力,但“试验区”建设目标中的“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很大可能会因为行政资源不足而停步不前。
如果选择“人工智能+西安”,工作会上升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工作目标层面。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就能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十项重点工作这样的核心目标结合起来。所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工作表和任务表的数量增加,而是以“新一代人工智能”赋能核心目标核心工作的视角,重新审视当前工作中所采用的方式方法、工具思路,可能带来超乎预期的深刻改变,并由此打开其他日常工作的思路和视野。
这个过程中,因为主要领导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视,各级行政人员主动(不得不)开展的自我学习、自我认知提升和积极工作实践,将成为城市发展中价值重大的潜在收益。
3
少数人因为相信所以看见,多数人因为看见所以相信。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包括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在内的高层会议密集布局“新基建”,20天内4次提及相关内容,意味着“新基建”已成为中国未来投资的重要风向标。这其中,人工智能被视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重要性不言而喻。
面对这项全新事物,需要深入理解人工智能的最新成果和应用场景,开展从政策制度到市场和产业,从传统设施改造到新基础设施建设,从行政管理到公共服务的积极探索。
“创新发展试验区”,要创新发展模式,走上高质量发展之路,得有敢于“试验”的勇气,和从“试验”中实现突破的能力。
2020,注定是个变革之年。
一纸批复,传达一个信号,带来一个契机。
“西安+人工智能”,还是“人工智能+西安”?
西安,如何来选……
习近平:
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摘自:新华社2018年10月31日报道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31日下午就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举行第九次集体学习。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事关我国能否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的战略问题。要深刻认识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大意义,加强领导,做好规划,明确任务,夯实基础,促进其同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推动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习近平强调,人工智能是引领这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具有溢出带动性很强的“头雁”效应。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超级计算、传感网、脑科学等新理论新技术的驱动下,人工智能加速发展,呈现出深度学习、跨界融合、人机协同、群智开放、自主操控等新特征,正在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等方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是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的重要战略抓手,是推动我国科技跨越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生产力整体跃升的重要战略资源。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迫切需要新一代人工智能等重大创新添薪续力。我们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特点,加强人工智能和产业发展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要加强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的结合,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方式。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摘自:国务院2017年7月8日
《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
《规划》指出:“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相关学科发展、理论建模、技术创新、软硬件升级等整体推进,正在引发链式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各领域从数字化、网络化向智能化加速跃升。”
《规划》指出,人工智能正在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带来社会建设的新机遇,发展的不确定性带来新挑战。
“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必须主动求变应变,牢牢把握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历史机遇,紧扣发展、研判大势、主动谋划、把握方向、抢占先机,引领世界人工智能发展新潮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支撑国家安全,带动国家竞争力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
《规划》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第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人工智能产业成为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成为改善民生的新途径,有力支撑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第二步,到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部分技术与应用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人工智能成为带动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智能社会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第三步,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智能经济、智能社会取得明显成效,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经济强国奠定重要基础。
《规划》提出六个方面重点任务:
1 构建开放协同的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体系。
2 培育高端高效的智能经济。
3 建设安全便捷的智能社会。
4 加强人工智能领域军民融合。
5 构建泛在安全高效的智能化基础设施体系。
6 前瞻布局重大科技项目。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建设工作指引
摘自:科技部2019年8月29日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工作指引》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是依托地方开展人工智能技术示范、政策试验和社会实验,在推动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发挥引领带动作用的区域。
试验区建设以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为主线,
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产学研用结合,集成优势资源,
构建有利于人工智能发展的良好生态,
全面提升人工智能创新能力和水平,
打造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样板,
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引领带动全国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建设原则是应用牵引、地方主体、政策先行、突出特色。
建设目标是到2023年,布局建设20个左右试验区,创新一批切实有效的政策工具,形成一批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典型模式,积累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打造一批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的人工智能创新高地。
重点任务
(一)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探索促进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围绕地方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迫切需求,在制造、农业农村、物流、金融、商务、家居、医疗、教育、政务、交通、环保、安防、城市管理、助残养老、家政服务等(15个)领域开展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示范,拓展应用场景,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人工智能在社会民生领域的广泛应用。
(二)开展人工智能政策试验,营造有利于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
围绕数据开放与保护、成果转化、知识产权、安全管理、人才引育、财税金融、社会保障、国际合作等(8个)方面开展政策先行先试,探索建立支持人工智能原始创新的体制机制,形成适应人工智能发展的政策框架和法规标准体系,为人工智能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创新、产业发展和社会应用营造良好环境。
(三)开展人工智能社会实验,探索智能时代政府治理的新方法、新手段。
组织开展长周期、跨学科的社会实验,客观记录、科学评估人工智能技术对个人和组织的行为方式、就业结构和收入变化等方面的综合影响,持续积累数据和实践经验,为智能时代的政府治理提供支撑。
(四)推进人工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强化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条件支撑。
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大数据基础设施、计算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传统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形成支撑新一代人工智能广泛应用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人工智能研发基地和开放创新平台,推动公共数据安全有序开放,强化人工智能研发创新的基础条件支撑。
指引当中两条需要注意:
一条是考核。“每年12月底前,试验区形成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经所属省(自治区、直辖市)科技主管部门审核后报送科技部。科技部将适时对试验区建设情况开展考核评估。”
另一条是分工。“科技部从政策、资源等方面对试验区建设给予支持。地方政府要加大试验区建设的资金投入,做好试验区建设的政策设计,积极引导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试验区建设。”
来源:in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