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亮亮视野创始人兼CEO吴斐:一定要做可以落地的技术
在科幻电影和小说的各种渲染下,AR(增强现实)产品还没问世就已经拥有了完善的原型图,甚至经常被看作会替代手机的头号选手。在AR产业化的过程中,巨头企业的涌入让AR眼镜在近几年风头无两,不少公司推出了AR眼镜产品,但是真正做到全球大规模落地和批量出货的却没有几家,亮亮视野便是其中之一。
作为亮亮视野的创始人兼CEO,理工科出身的吴斐用他的严谨和决断力引领着这家创业公司大步向前。2020年,对吴斐来说,是一个节点,是交互方式进入下一个10年的分水岭。2010年他开始把目光锁定在AR领域以来,如今第2个10年的大幕已经拉开。之所以以10年为界,并不仅仅是与他进入这一领域的时间契合,更是交互方式变革的分界线。在吴斐的心中,第一个10年是孵化,这10年智能手机成为绝对的主角。而第二个10年,将需要更高的数据交互效率,会出现新的设备,成为人们应用的中心,因此AR将迎来快速发展黄金期。
六年磨一剑
冯·诺依曼、图灵、薛定谔……走进亮亮视野的办公区,一间间颇具科技风的办公室门牌映入眼帘,而这种硬科技风格同样体现在吴斐身上。在近两个小时的采访中,总绕不开技术这一话题。
从2010年iPhone 4手机发布以来,吴斐判断智能手机的格局基本已定,他认为下一个交互应用应该能实现更流畅的人机交互甚至是取代手机的AR眼镜,因此在2014年成立亮亮视野。2018年春运期间,亮亮视野研发的具有AI功能的警务智能眼镜在郑州东站火车站帮助警察查获在逃人员7名、冒用他人身份证件的26名人员,这一事件被国内外媒体广泛报道,为人所关注。
吴斐介绍,亮亮视野的眼镜只有33克,目前业界最轻,佩戴起来与人们日常所使用的近视镜体感无差,保证使用者佩戴一整天都不难受。以警务应用为例,目前亮亮视野的AR眼镜已打通接入将近30个省的数据平台,帮助多省抓捕了上千逃犯。吴斐自豪地告诉本刊记者,虽然警务的市场很小,但亮亮视野的占有率几乎达到了100%。
在吴斐的眼中,AR眼镜的发展,离不开“轻”字。起初,公司设计的第一代AR眼镜产品重量是69克,大致相当于1.5个鸡蛋的重量。吴斐回忆,当时他戴着那款产品跑了一个50公里的超级马拉松,跑到终点的同时耳朵却磨破了。
而这个重量也让他错失了第一个警务应用上的客户。第一代产品面世后,某省警务相关单位与公司正准备签约之时,一位体验者称眼镜很热,都快把他烫坏了。结果就是300台的订单无疾而终。
吴斐和团队当即决定还是要为眼镜继续做减法,不应该把所有的计算单元及电池都要放到头上。对于大众来说,希望AR眼镜做到大视角、双目全息,能看到眼前丰富的内容和画面,但作为企业来说,他们显然考虑得更多。团队开始只将最核心的功能放在眼镜上,再利用与企业特配的数字设备,如iPad、警务系统、手机相连接,获得这些设备的软件系统、业务平台和电池续航功能。此外,来自前端的大量信息数据引入AI技术来进行高效处理。
亮亮视野的这道减法题完成的并不轻松。细细梳理,吴斐和团队发现要实现眼镜的进一步优化,需要攻克很多技术难关,就拿光学系统来说,不只是一个玻璃片加一个显示器那么简单,为此他们专门和浙江大学光电学院成立联合实验室来验证超表面问题。
从第一代产品的8秒反应速度,到如今的实时感知;从69克的重量到现在的33克,突破这一步技术难关,吴斐用了近6年的时间。用他的话来总结:“我们终于把AR从一个技术原形变成了一个工具。”因为在他心中,交互革命的第一步,就是工具化。而下一个任务也开始明朗起来,就是优化AR眼镜在安防、工业、医疗等行业使用的标准化、标配化问题,把它做得更小,功能更简单、更漂亮,有一天就可以开始走向民用,走向消费者。
大B小B大C小C
在吴斐的心中,他们做的不只是一个眼镜,准确地叫第一视角交互产品及方案,可以对接更大的平台。
关于AR产业发展路线,吴斐有一个非常清晰地发展思路,即2B业务有助于企业在活下来的同时,不断积累技术,直到最后产品性能达到 C 端消费者的预期,概括起来就是“大B小B大C小C”。
吴斐告诉本刊记者,万事开头难,第一步一定要对接一个头部的企业客户,因为这样的企业非常清楚要什么、不要什么,你只要把产品定制好,满足客户的需求,他就可以购买并使用了。这样同行看到后也可能开始购买,这时就可以直接拿来使用。比如之前为三一重工定制的产品,依然在同行业的徐工适用。“大B一定是技术第一次落地的最佳地方。”吴斐说。
大B的部分完成之后,就是拓展“小B”部分了。完成同一类型企业的需求后,将常用的功能做成微服务,形成组件化,中小企业通过购买标准产品,注册账号续费即可。
当B端市场完成后,产业性能更优越,产业资本会更多,人才更集聚,就可以进入C 端满足消费者的更高要求。
5年到10年,这是Facebook首席科学家迈克尔·亚伯拉什认为AR开始走向消费市场所需的时间。厚积才能薄发,与优信二手车的合作也让吴斐看到了AR眼镜应用的无数可能性。
在线二手车市场出现的车商诚信缺失、验车环节流程不透明、购车者缺乏专业鉴别能力制约了交易量和二手车市场更快发展。面对二手车这样一个非标准的商品,优信二手车与亮亮视野进行合作,应用AR技术,用视频记录标准化的检测流程,通过在线展示帮助消费者了解车况、辅助筛选和决策,最终让消费者放心明白地完成在线购买过程。据了解,目前已有超4000台亮亮视野AR眼镜投放优信平台运营,优信复检师全勤佩戴使用,每位优信二手车复检师日均佩戴眼镜工作8-9个小时,最忙碌的时候会达到12个小时。
不仅如此,AR眼镜在医疗上的应用也成为亮亮视野开发的重点。目前亮亮视野已成功将AR眼镜部署到医院急救车救护场景中。随车急救医生佩戴AR眼镜抢救病患,第一视角AR眼镜将现场情况实时远程同步给医院坐诊医生,就患者状况给出最好的治疗方案,有效救治患者,为抢救黄金30分钟争取更多的可能。在最近的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中,亮亮视野先后向全国多家医院捐赠AR眼镜及远程医疗系统,一线医护人员佩戴AR眼镜在传染隔离病房查房,并用第一视角实时连线后台专家进行远程诊疗,有效减少了医护人员配置,高效利用远程专家资源,减少医护人员感染几率。
“我们一定要做可以落地的技术,做别人需要的技术。”吴斐说。
该踩的坑别想躲过去
AR眼镜作为一种第一视角交互的技术手段,最重要的是解决了人的获取和输入信息的效果。它的底层逻辑是一种交互的效率提升,但是交互效率提升最容易在哪个地方价值落地呢?
在2014年到2016年的时候,陆续有不少做AR眼镜的公司,也有不少产品,但是首先第一个行业痛点就是找不到一个可以落地的点,没有找到要解决什么问题,没有场景。亮亮视野很早就开始做行业应用,但是刚开始时,会面临非常多的选择。
现在的亮亮视野有3000多个客户,手头在开发的应用大大小小也有将近100个。谈到怎么去选择应用方向时,吴斐谈到:“其实这个真没什么技巧,就是硬功夫,该踩的坑你就别想躲过去。该做得事闷着头要把它做完了,你就知道了。”
吴斐认为,做科技公司一定不要好高骛远不切实际。比如成为眼镜界的乔布斯或做成苹果一样的伟大公司,这样的公司多半死在半路上。
“一旦需求明确,就像扣住了一个点,剩下的就是大家在产品上按需求迭代,产品也会越来越精准。”吴斐说,“有时面对用户的不合理要求,我一般会实话实说,当他们货比三家时,我宁愿等一等。所以我们好多客户买了别人的东西,最后还是会绕回来找你,因为他总有一天会明白,你是真心对他的。”
不仅如此,大众普遍对AR的预期非常高,他们认为AR无所不能。吴斐在2016年接触到一个电厂的客户,客户直接提出想买4个眼镜,但是要做到戴上眼镜一走进电厂,就知道各种设备的运转如何,此外手要往一个地方触摸的时候,眼镜可以提醒有电不能摸。吴斐无奈地告诉对方,这不是4个眼镜的问题,而是一个大几千万的数据可视化工程,只是最后拿眼镜显示出来而已。
作为一家创业公司,吴斐的信念感很强。他告诉本刊记者,其实公司发展的中间,所有的人都开始怀疑,包括他自己,这样的彷徨一直坚持到2018年才有了起色。
《IDC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显示,至2020年,全球AR/VR市场相关支出规模将达到188亿美元,较2019年同比增长约78.5%。此外,中国市场的AR/VR技术相关投资将于2020年达到57.6亿美元,占比超过全球市场份额的30%,成为支出规模第一的国家。这组数据显示出AR将具有更大的市场规模。对于未来,吴斐同样充满期待。
不过,吴斐坦言,目前,AR领域的专业玩家还不够多,还没有形成良好的产业氛围。此外,他建议政府采购类的项目可否优先考虑企业的技术水平,比如在同等技术同等质量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一些中小企业。
“我们不想做封闭的技术,它要求自己不只为眼镜服务,更要做开放系统。”吴斐和亮亮视野正坚定地走在下一代交互变革的路上。